12月29日上午区教研室对武汉市实验学校进行线上教学视导,我们非常幸运地能有这一次机会得到教研员张自强老师的指导。老师们积极地准备课堂展示以及听课、评课。具体安排如下:
1.听课: 郑学文老师主讲,第二节课(9:00-9:40),高二4班,化学电源(习题课),请提前进群。
2.评课、研讨: 第三、四节课。老师们一起评课、研讨,教务处张丽娅主任对各年级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,最后请教研员张自强老师给予指导(在化学组的微信群进行)。
本次活动老师们特别积极,特别是郑老师下沉社区坚守到深夜非常辛苦,前一天晚上九点多接到听课通知,马上安排并提前拉老师们进群。

评课阶段老师们依次发言各抒己见、切磋学习,从不同方面阐述自己的想法。老师们认为郑老师的课重难点突出、条理清晰,展示了深厚的教学功底,作为老教师依旧积极学习新的网课手段,注重思维引导,努力提高了网课的有效性。老师们也在网课手段上进行技术交流,真的是受益匪浅。




优秀青年教师翟雅婷老师对本节课也深有体会:1.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体现教学的及时性。授课内容有详有略,面对学生会做的题,稍加点拨;普遍感到困难的题,了解受阻原因,找出问题症结,帮助学生解决问题,完善知识结构。2.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,体现学习的自主性。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表达思维过程,学生自行评讲,总结,互相帮助,提高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。3.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,体现教育的鼓励性。对于紧张的同学,在点评解题思维的同时,给予肯定与鼓励,提高所有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热情。给学生留有余地,给予思维和创造空间。

张丽娅主任认为郑老师的课娓娓道来、循循善诱,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,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,课堂容量合适,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。注重细节、讲解规范,并提出课程学习注重建模等建议,供年轻教师学习。
教研员张自强老师从重点突出、表述与引导和评价等几个方面对郑老师的课进行了高度评价,感受到郑老师扎实的教学水平、取得的效果相当不错,从容地把握课堂节奏。同时张老师高屋建瓴,对实验学校化学组三个年级组地教学工作进行了详细地了解和指导。提醒青年教师具体思考以下问题:对教学地“度”如何把握?在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方面如何对知识点建模?针对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做什么?这些都为我们年轻老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。
撰稿:翟雅婷
图片:袁红英
校对:刘诗琪
审核:张丽娅